泼水节概述
说到泼水节,我相信我们会想到举世闻名的泰国泼水节,但事实上,中国的少数民族傣族泼水节,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民族节日,每年都可以吸引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一起参加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泼水节日期
傣族泼水节一般在6月中旬(即清明前后约10天)的傣族日历中举行,一般在公历4月13日至15日,节日持续3-4天。
傣族泼水节其实是傣族的新年,是傣族最隆重的一年,也是我国云南少数民族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年,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丽、最吉祥的一天。
傣族泼水节的第一天在傣族语中被称为“小麦节”,类似于农历除夕;第二天傣族被称为“烦恼日”(日元);第三天是新年,被称为“八马”,人们认为这一天是最好和最吉祥的一天。

泼水节的起源
傣族人民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个不择手段的恶魔占领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抢走了七个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女孩们充满了仇恨,他们总是想如何能杀死恶魔。
一天晚上,最小的女孩香农用最好的酒肉把魔鬼灌醉。原来那个勇敢无畏的恶魔不敢让头发围着他的脖子,这个机警的小女孩小心地拔出了一根红色的恶魔的头发,把他勒死在脖子上。

果然,恶魔的头掉了下来,变成了一团火球,滚到哪里,地狱之火就蔓延到哪里。竹屋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了。为了扑灭地狱之火,小女孩抓住了恶魔的头,其他六个女孩轮流往上面泼水,最后在傣族日历的六月里,扑灭了地狱之火,村民们开始安居乐业。
从那时起,每年都有泼水的习俗。现在,泼水的习俗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相互祝福的形式。在傣族人眼中,水是圣洁、美丽和光明的象征。世上有水,万物都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据历史研究,傣族的起源与大乘佛教的传入有着密切的关系,起源于印度,是古代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来被佛教吸收,大约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通过缅甸佛教传入傣族地区。而随着云南、中国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不断加深,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至今。

傣族泼水节的节日活动包含着许多宗教内容,但从泼水作为主要活动的本意来看,它是人们征服干旱、火灾等自然力量的简单愿望。在泼水节的过程中,傣族人逐渐将泼水节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相结合,赋予了泼水节更多的神奇意义和民族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