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安,你想到是的什么? 是鲜嫩多汁的肉夹馍?是古色古香的西安城墙?是骊山下华清宫的千古绝唱?还是人来人往的回民街。 而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坑一共三座,成品字形排列,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坑内放置与真人真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马7000余件。 陪葬坑里的兵马俑,是守卫“京城”的“卫戍部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987年,秦始皇陵以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 每逢假期,兵马俑的旅游都相当火爆,一再“爆棚”。 2018年10月3日,兵马俑接待游客达132703人次,创历史新高;10月4日,接待游客达120839人次。 10月30日,非黄金周,非节假日,我与朋友来到兵马俑景区,1号坑、2号坑、3号坑依然人山人海,其间还有不少美国、日本、韩国的游客。
兵马俑的旅游为何如此火爆呢? 兵马俑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国辉煌历史的见证,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
很多外国政要来到中国访问,首站都会选择去西安,去参观兵马俑,至今已接待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美国总统里根、法国总统密特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德国总理科尔等200多位外国元首,他们都对神奇的兵马俑赞不绝口。

兵马俑坑一号坑,我们看到的兵马俑大都是单调的灰色,历史的厚重感迎面扑来。 很多人认为,兵马俑原本就是这个颜色。 据了解,兵马俑在制作的时候,工匠们都是烧制好上了颜色的。
二千多年后,兵马俑刚出土的时候,有着绚丽的色彩,朱红、紫红、粉红、粉绿、粉紫、粉蓝、桔黄、黑、白、赭……,让现场的考古学家惊喜不已。 然而,这些美丽的色彩却只维持了短短几分钟,颜料纷纷脱水、起翘、剥落。
在发现兵马俑之初,当时的科学技术还没有能力保护兵马俑绚丽的色彩。 考古学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兵马俑掉色,逐渐变成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灰色。

秦兵马俑场面宏大,威风凛凛,队列整齐,展现了秦军的编制、武器的装备和古代战争的阵法。秦兵马俑皆仿真人、真马制成。陶俑身高1.75米~1.95米,多按秦军将士的形象塑造,体格魁伟,体态匀称。陶俑又按兵种的不同分为步兵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将军俑等。
步兵俑身着战袍,背挎弓箭;骑兵俑大多一手执疆绳,一手持弓箭,身着短甲、紧口裤,足蹬长统马靴,准备随时上马拚杀;
车兵俑有驭手和军士两种,驭手居中,驾驭着战车,军士分列战车两列,保护驭手;弓弩手张弓搭箭,凝视前方,或在立姿,或在跪姿;
将军俑神态自若,表现出临阵不惊的大将风度。陶马高1.5米,长2米,体形健硕,肌肉丰满,昂首伫立,鬃毛分飞,表情机警敏捷,匹匹都像是奔驰战场的骏马。

这些都显示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统一六国的雄伟军容,表现了极高的造型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