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湖随着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变迁,其范围曾不止一次的扩大与缩小。当湖面缩小时,它会成为完全的内陆洼地或者不连续的小湖泊;当湖面扩大时,它就成为一个吞吐性湖泊。

边境上贝尔湖流入的乌尔逊河,湖水最终泄入额尔古纳河。最大水深为8米,平均水深为5.7米,蓄水量为138.5亿立方米。旧时呼伦湖北与海拉尔河相通,现已断流成为内陆湖。冬季封冻期达170天~180天,最大冰厚为1.3米。呼伦湖主要有三条河流注入,其中对呼伦湖最为重要的克鲁伦河,发源于蒙古国的肯特山山脉东麓。

呼伦贝尔草原属于北方温带半干旱区,气候寒冷干燥,冬长夏短,多风沙,一片茫茫草原中的呼伦贝尔湖。湖水从11月上旬封冰,至次年5月初才解冻,冰层厚可达1m以上,是我国封冻期较长的一个湖泊。
湖中共有鱼类30多种,主要有鲤鱼、鲫鱼、鲇鱼等经济鱼类。此外,湖中还盛产白虾。呼伦湖也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和东部内陆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春秋两季,南来北往的候鸟种类繁多。

据初步统计,呼伦湖地区共有鸟类17目41科241种,占中国鸟类总数的1/5,主要有天鹅、雁、鸭、鹭等,其中不少属珍稀禽类。其中丹顶鹤、白鹤、黑鹳、大鸨、金雕等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全世界有鹤类15种,而呼伦湖保护区就有5种,这些鹤类家族中的白鹤。丹顶鹤、白枕鹤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而这片湿地就成为他们的重要的避难所。
此外,以呼伦湖为主体的三湖(呼伦湖、贝尔湖、乌兰诺尔湖)和三河(克鲁伦河、乌尔逊河、达兰鄂罗木河)成为供鱼类栖息、繁衍的天然有机水系,形成了一个渔业生产的整体。乌尔逊河中游的乌兰泡水生植物极其丰富,成为鲤鱼、鲫鱼的主要产卵地。
进入11月份,湖水就开始封冻,几千平方公里的湖面,几天的工夫就冻得严严实实。此时,是每年最繁忙的捕捞季节。全年70%的捕捞量就是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候完成的。

呼伦湖,中国第四大、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北方数千里之内唯一的大泽,水域宽广,沼泽湿地连绵,草原辽阔,食饵丰富,鸟类栖息环境佳良,是我国东部内陆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春秋两季,南来北往候鸟种类繁多。
据初步统计,呼伦湖地区共有鸟类17目41科241种,如:天鹅、海鸥、鹤、鸭、鹭等二百多种珍稀鸟类,占全国鸟类总数的五分之一。呼伦湖是鸟类和鱼类的天堂。可以说呼伦湖地区是内蒙古少有的鸟类资源宝库之一,是一个硕大的鸟类博物馆。
